PC3000硬盘修复工具是一款专门用来修复计算机硬盘坏道的工具,功能强大,主要功能有硬盘低格、对smart进行参数复位、重新调整硬盘内部微码模块、屏蔽硬盘的坏扇区、更改硬盘ID等等功能,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硬盘修复工具中数一数二的强者!
使用方法
硬盘型号:FUJITSU M1636TAU
故障现象:FORMAT格式化极慢,MHDD274F查有成片的红色,绿色。
参考资料:PC3000富士通中文菜单,PC-3000AT Ver4。
维修步骤:
1,运行MHDD,多次扫描,红色,绿色无法减少。
2,运行PC3000,我是把硬盘跳为主硬盘的,不知道工厂模式如何跳,检查坏道好象没有必要跳成工厂模式!选择硬盘型号后进入主菜单,这时看到窗口上面硬盘的磁头数是2,无法修改,可能是指硬盘实际的磁头数!
3,从第一个菜单开始,第一项是伺服测试:分别测试两个磁头的伺服电机速度。个人认为PC3000的磁道扫描都是以时间做检测标准,这个时间代表的是伺服电机的运行情况,超过时间就表示有坏道。试想如果硬盘坏道,磁头读取时无法一次读完,伺服电机必然多次定位坏道处。这一项所测试的时间应该是作为基准用的。在做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都应该先做这一项,从原理上讲应该是这样,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的?
4,表面扫描:这一项是按照实际的硬盘结构来扫描,有两个选择项我都选的是Y,不知道什么意思,这样扫描应该是比较严格的!扫描后有一个列表,按回车后这个表写进工厂级的缺陷列表。
5,调用内部格式化程序:这一项是必须的,我就曾经没有做这一项结果用MHDD检测满盘坏道,还以为硬盘报销了,做这一项后才可以用逻辑扫描,磁头数为16个了!这一项我用通用模块里的通用擦除代替也可以完成,只是速度极慢,不知道LFORMAT是不是也可以?
6,逻辑扫描缺陷:这一项跟表面扫描差不多,只是硬盘是逻辑扇区了!选择项选Y时不可用,可能是D版的原因。临界时间为100ms,比表面扫描的300ms更加严酷。我试着减少临界时间但扫描第二遍时极慢,不成功,不知道是不是D的原因。检测有有一个列表,可转化为实际扇区列表,回车后加入工厂级的缺陷列表。这时打开PL-LIST就看到的是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的缺陷列表的集合!
7,用MHDD检测,发现红色已经基本消失,绿色块还有,用低级和高级扫描多次,绿色块也变的很少了!用FORMAT格式化已经看不到有停顿!
IBM硬盘只有上半声自检音,没有下一步寻道音通病的维修
牌子型号: ibm系列硬盘
故障现象: IBM硬盘IC35L040AVER07-0型号只有上半声自检音,没有下一步寻道音(通病)
判断问题:
解决方法:
进入 c:\pc\ibm_ldr\aver
运行 pcibmavr
用3-3-1查看RAM版本,
在菜单中选择 3-5 加载与RAM版本对应的LDR, 即可。其他型号系列对应维修.
这种维修方法,成功率只有50%,第2中维修方法是写固件操作,研究之中~~~!
pc3000有用的lba地址:
60G LBA:120478088
40G LBA:78198750 AS40G LBA:80315072
30G LBA:58633344
20G LBA:39876480 AS20G LBA:40132503
15G LBA:29336832
13G LBA:26760384
10G LBA:20044080
8.4G LBA:16514064
7.5G LBA:14668290
6。4G LBA:12594960 (六点四 敏感字符,所以用逗号代替小数点)
5.1G LBA:10002528
4.3G LBA:8421840
以上是有pc3000的人必备的lba地址.
Maxtor LDR和RAM文件下载
http://www.rehdd.com/download/mx_ldr.zip
这里面的文件是ACELAB技术支持区下载回来的。
命名根据是与模块内容有关,怀疑是内部地址转换模块的版本号。 我研究了一下,发现用1-2-1检查固件结构时,第二个模块状态表前面有类似字样,如: 3AF5 3AF6等。
PC3000硬盘修复工具功能
1、伺服扫描
2、物理扫描
3、lba地址扫描
4、屏蔽成工厂坏道(p-list)
5、屏蔽磁头
6、屏蔽磁道
7、屏蔽坏扇区
8、改bios的字(参数)
9、改lba的大小
10、改sn号
11、查看或者修改负头的信息